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,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,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,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久久

<xmp id="tuvdy">
  • <u id="tuvdy"></u>

  • <progress id="tuvdy"></progress>
    <var id="tuvdy"><track id="tuvdy"><ins id="tuvdy"></ins></track></var>
    1. <u id="tuvdy"><small id="tuvdy"></small></u>
     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(nèi)|國際|專題|網(wǎng)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  您所在的位置:東南網(wǎng) > 西岸時評> 民生巷議 > 正文

      詩詞大會能改變白茹云的命運嗎

      2017-02-10 07:40:41?王石川?來源:北京青年報  責任編輯:孫勁貞   我來說兩句

      40歲的白茹云是河北邢臺市南和縣的一個農(nóng)民,2011年罹患淋巴癌,在病床上與詩詞結(jié)緣。2017年2月6日,她在《中國詩詞大會》的舞臺上講述了自己和詩歌的故事。《中國詩詞大會》上的二十幾分鐘,白茹云讓觀眾過目不忘。

      《中國詩詞大會》上最讓人動容的選手,既不是才貌雙全的00后少女武亦姝,也不是沉穩(wěn)而又有底蘊的北大博士生陳更,而是身患癌癥的河北農(nóng)民白茹云。動容,并非源自她多有才思,也不是她的淡定氣質(zhì),而是她的苦難命運。

      動容源自多重“沖突”。也許在一些人看來,既然是農(nóng)民,種好地就是了,干嘛喜歡上詩詞,附庸風雅?既然患上癌癥,好好治病就是了,不應該有閑心品賞古代詩詞啊。既然家庭貧寒,治病讓家庭境況雪上加霜,更不應該埋首于詩詞欣賞。這么多違和,自然讓人難忘,也讓人關心白茹云的悲苦遭遇。

      誰說農(nóng)民就不能喜歡上詩詞呢?寫詩、背詩不是詩人的專利,任何人都可以寫。此前媒體披露了一群工人詩人的境況,他們喜歡寫詩,且寫得不錯,比如曾在東莞打工的打工妹鄭小瓊,其筆下有流水線上的工人,有自己蒼涼的際遇,她的詩作多次獲得官方大獎。

      再比如有個叫老井的礦工,寫過礦難的詩,有這么幾句:在遼闊的地心深處/有幾十個采摘大地內(nèi)臟的人/不幸地承受了/大地復仇時/釋放出的萬丈怒火,已煉成灰燼……兄弟們/把你們悲戚、潮濕的靈魂/這條條悶熱、漆黑的閃電/都伏到我的肩上吧……這樣的詩是用心寫出的,不裝不俗,字字撞擊讀者的心扉,讓人讀后無不震撼。

      我們應該意識到無論農(nóng)民還是工人都有權利喜歡詩詞,別一相情愿認為詩歌是貴族的游戲,舞文弄墨是文化人的特長。殊不知,這些基層的人最不缺生活,更不缺情感,也不缺不幸,他們的生活也許與詩意無關,但他們具備了寫詩的基本條件。詩歌的最初起源不就是與勞動相關嗎?我國最早的詩集《詩經(jīng)》中不是有太多描寫勞動的名篇嗎?比如《伐檀》、《大田》、《豐年》。早就有人說過,勞動者是真正的詩人。

      除了權利之外,更應該關注白茹云們的精神世界。一說到文化精神生活,我們就想到了城里人享受的文娛活動,對于農(nóng)民來說,他們難道沒有這方面的需求?白茹云接受采訪時透露了一個細節(jié),她參加《中華好詩詞》,節(jié)目組看她沒有書,就送了一套唐詩、宋詞、元曲,有十幾本。不少農(nóng)民有文化,也喜歡看書,但舍不得花錢買書,我們常說文化下鄉(xiāng),像白茹云這樣喜歡看書的農(nóng)民,他們太需要精神食糧了。

      此外,不能不關注白茹云們的困苦難題。白茹云是癌癥病人,她是家里老大,有三個弟弟。小時候,放學了和假期的任務就是看弟弟,有個弟弟腦子里長瘤,“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癡呆了,傻了”,還有一個弟弟,“8年前在北京打工,后來失蹤了,再也聯(lián)系不上了”。說是命運多舛還真非虛言,對這樣的家庭,全社會是不是該伸出援手?白茹云也稱,希望失蹤的弟弟能回來,家人都平平安安。這個卑微的愿望,何時才能實現(xiàn)呢?

      白茹云,憑借著《中國詩詞大會》成名了,命運也許會有改觀。得承認,白茹云的生命狀態(tài)里并沒有詩情畫意,相反,卻充滿了種種痛苦。詩詞,也許是紓解苦痛的解藥,也許是撫慰靈魂的處方,但是并不能真正使她徹底改變命運。在華彩的舞臺上,有人看到了白茹云的堅強,也有人看到了她的悟性,相關部門看到了什么?


      相關閱讀:

      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
      今日熱詞
      更多>>福建今日重點
      更多>>國際國內(nèi)熱點
  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網(wǎng)站公告 |
  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(wǎng)絡文化經(jīng)營許可證 閩網(wǎng)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  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(lián)網(wǎng)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  網(wǎng)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(wǎng)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(lián)網(wǎng)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(jīng)營性-2015-0001
  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(wǎng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(jīng)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